“宁乡学农,快乐体验”之家长篇: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雁南飞

教育无小事,每一位优秀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他们并肩前行的父母。 —— 《耶鲁女孩培育手记》 许是考虑现代教育更需要家校的携手共进吧,今年的一些农村生活体验基地,我们邀请了少数家长参与。在宁乡七中这个学农点,我们得以与四位爸妈朝夕相处六天。 特意选择这张背影图,是因为在活动中,他们留给我们的真的大多只是一个个背影,他们就像及时夏雨、沙漠清泉,总是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某个困难的节点上,细心周到地解决完问题后,默默地离开;他们又如舞台上的灯光师,永远照亮他人,而自己只静守幕后的悄然无声。 陆妈妈是此行中唯一的女家长,秀美温和,时时扬着一张笑靥如花的脸。田间地头,她从不含糊,成为学生们的暖心标志。学生们就餐时,一定会看到她娇美的身影,她不停地走动着,有时摸摸学生的头,有时俯身在学生耳边说点什么,经她抚慰的学生,立马也会有一张如她一样温情的笑脸。 罗爸爸在广州工作,由于遥远,儿子周末只能留校。此次丢开工作,第一个报名参加学农,只为弥补平时对儿子缺少的关爱。实际上,几天宁乡生活中,他对儿子没有半点特殊的照顾,他每天跑进跑出,乐呵呵地为其他学生奔忙。他跟随带队老师,奔走在学生们调查的各个点上,微胖的他,总是大汗淋漓。 龚爸爸相对少言些,但行动上却积极麻利,对园林颇有研究的他,一路上教会我们认识了不少植物。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下田体验时,有些学生看到要赤脚上阵踩进泥田里,不免有些犹豫。龚爸爸二话不说,脱掉鞋袜跳进田里,行动是最无声也最有效的示范,很快,他身边围聚了一群学生。 卜爸爸此行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摄影师,为记录下学生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他每天背着沉甸甸的单反,走村窜巷,定格下学生最经典的瞬间。透过他的镜头,家长们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孩子的喜怒哀乐。他白天拍摄,一回住处就忙着导出、美化、上传照片,不亦乐乎。荣誉背后,往往有无数无名英雄的支撑,我们只能把“感恩”二字永远铭刻在心底。 近一周的时间,从早晨7:00到晚上10:00,四位爸妈全程陪同,从寝室的灭蚊杀虫,到每天的西瓜、矿泉水的供给,事无巨细,学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渗透着他们的用心和汗水。许是他们体贴入微的关爱和至始至终的陪伴,学生们都想在“准爸妈”面前有出色的表现, 每天虽然辛苦异常,但都一直情绪饱满,兴致盎然。 不觉又想起了那位名叫郭力的平凡母亲在《耶鲁女孩培育手记》 中的那番话:孩子的成长不是自由生长,而是我们不离不弃的相伴。哪怕无声无息,只要你在他们身旁! 的确,我们常常挖空心思地去寻求所谓的家教方法, 其实,胸中情怀、脑中格局、眼中乾坤归结起来不过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感谢最有意义的学农活动中遇上最暖心的你们,向四位爸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