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林正碌直播评画经典语录「6」

汪琦玲

【20160809】林正碌直播评画经典语录「6」 点评老师:林正碌 点评时间:2016年8月8日下午16:00-17:16 直播现场:屏南双溪安泰艺术城“公益艺术教育中心” 文字记录整理:汪琦玲 现场照片提供:万丽华 1.当你交接处明白了,这张画会更生动了,下一步的关键是要你们明白交接处的处理。就像以前文艺复兴时许多的大师,他们对光学原理也没有今天理解这么深刻,那为什么他会画得那么生动?就因为他们非常专注他们观察到的东西,并把它认真表达出来。在今天看来,那些人恰恰都做到了~光影等都非常到位。 所以很多人总认为那些人像神一样。为什么在五六百年前,没有任何相机的依托下,千军万马各种场面他们就这么画出来,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光学逻辑,这个逻辑在当时,整个人类的科技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就通过对事情的实证态度,认真去理解画出来的。 2.【镜头:在一位学员画了一节废弃的毛竹筒画前】 林老师:你现在的重点不是说你画这个,你其实已经掌握的很多了,你现在就要有一个作品概念,就是你画这个东西是通过你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画这个?”目前你还仅处于习作,你把它当成是某种练习。但是一个作品就不是练习,你要当它是某种使命一样,我要画出我有感觉的, 这个时候你找的东西、构图都会有某种思考。...你(画的)这个竹筒虽然也生动,但它其实跟我们真正的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那样的有机。 作品一定跟生活之间有一个针对性,很密切的。比如我现在拿一个全世界都看不见的随便一个东西,那仅仅只是在研究,这种态度毕竟单薄点,要把它当成一个作品,那么你对你的构图,对象思考就多了。 3.【镜头:一位学员在画自己想象中的画时请教老师“水”怎么表示?】 林老师: 你这样画我们只能等你的作品出来说,因为你们一来我们就希望都要写生,写生完了再画这个才能明白。...这个不管你画多少张,我也不知道你作品的感觉。但有一点这些较重的线一开始千万别描下,只会越描越黑,我们有一句话说:一旦生下来再去修复的时候难度是很大的。而且这些草啊、树啊,都是最后可以考量的,不应该一开始就(描述出来)。然后把人画成那样。因为你对整个光影没有充分理解下,这些感觉好像都在画,象画国画一样,只是一种技法和图示,起不了作用。我们从来不说一句无意义的话,也不是我刻意要说,你对一个真实的世界都没有建立一个光学逻辑。没有逻辑推理在这(画)里面是无趣的。所以只有建立一个逻辑推理,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4.林老师为什么一再强调我们要求一定要写生? 因为我们在抄别人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运用别人的技法,并不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很好的观察逻辑。只有当我们在写生的时候,我们自己就能把这个立体的东西归纳到这个平面上,他会更容易地帮助我们形成一个良好的观察方法。 ——王亚飞 5.【镜头:现场遇有一听力有障碍的小女孩时,其妈妈说她可以看别人的嘴型读懂唇语】 (1/5) 林老师的态度是: 这是不可能的,我从来不相信唇语的,有德语,法语、英语,还有我的莆田普通话,而且这种(方式)她也没办法用自己的话(画)来表达。我们要考虑一点叫人性化,既然她的强项不在声音、语言,那么就要拿起笔来。让她要习惯用文字来表达,如果她手头有文字表达的东西,看到我就写给我看,我也就会很愿意不怕浪费时间的写给她看。如果你把她的弱项当强项来发展,只会让她社交的可能性越来越狭。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我们不是在培养达人秀,而是在培养一个人更积极主动地跟外界沟通。 (2/5) 很多家长你跟她生活久了你一个手式她就明白。但是我作为第一次跟她打交道的别人,这种交流是无效的,那么唯一的办法~~比如说我现在不懂德语,我去德国怎么办?我写英语给她,对不对?对方一转换就知道我说什么,总不至于在那边唧唧歪歪地说一大堆。因为一个没办法有序把握的东西,既对自己不利也对别人不利。所以这个时候我习惯要跟她建立起沟通方式。因为她的弱项,你总不能发扬她的弱项,这是永远跟正常人达不到的。那好就让她的另一个系统——【文字表达】,随时用一个东西写下来。 这不只是让她跟我交流的(需要),是让她形成习惯,碰到谁都可以这样写“我有什么事”……这样也是锻炼她的表达能力。这是很有效的。 (3/5) 因为当她有了一个开放系统,她会认为这个世界很好沟通,碰到人就写比如“我想去肯德基”....等她习惯这个以后,她会在这个表达系统越来越独立越来越... (此刻孩子母亲插话说,“她[说]是可以说出来的,就是听不见..”这言外之意就是不用那么麻烦了) (4/5) 林老师很痛心地说:我知道,不要把她培养成海伦,其实一种连自己的声音节奏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她的语言是不感人的,我们不要为了这个去努力,我们要建立她的一种能够最大可能的这种跟外界有效率地沟通的机会,这是一种有效的社交,也是一种生活介入。好吧! (5/5) (林老师立即现场就拿来笔和纸用文字跟这个耳力有障碍的女孩子交流起来。) 文字的交流他会把一个人的思考的逻辑性更强,这叫语言学。而且她一下建立了这个,她会考虑的更严谨,这本身有帮助她。如果你这辈子一开始就有写作的习惯,你的思维就更深入更系统。所以她跟人交流习惯要这样,习惯要这样才能让她摆脱她的不足,达到她的最有效地生活状态。一定要让习惯成为她生活的常态,这样一个游戏的法则就建立了。 6.【镜头:当一位学员面对自己画的一个“瓜”画哀叹地说:“形状也不对,颜色也不对,不知道怎么办了!”】 (1/6) 林老师说: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否定自己呢?我就不相信你画成这样没有一点点觉得自己还有作为吗? 学员回答:我很喜欢这个“瓜” 林老师说:那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在我面前拼命贬低自己?搞得我听着都很难受。 我觉得这个地方画得已经很好了,再把别的地方多理解,多思考,都画出来,因为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把这个整体都理解了,就会建立出一种逻辑,这种科学的逻辑。那么建立这个逻辑以后会让你不看东西自然而然就画出来。 画画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它不只是画画—— (2/6) 林老师也借此要告诉@所有人: 艺术最重要的作用不是你会不会画画,如果仅仅是会不会画画,全世界那么多伟大的优秀的为人类文明进步做推动的人,有无数的人根本就不会画画。如果艺术仅仅是为简单的生活品味,那么生活的品味也有多种多样。我们今天让人画画他最本质的原因是会锻炼一个人立体转平面的归纳能力,这种归纳能力是人有的,是动物没有的,也就是说会把世界归纳为符号、图形。是我们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人能够自主读图,而通过图形来再现世界,我们每个人从小就锻炼就个,就是锻炼他的这种能力。我们今天写的文件叫逻辑,这种逻辑就是一种归纳能力的开始。 (3/6) 如果我们把一个瓜都没有能力放在这里画出来, 我们要去修一个宫殿、盖个房子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天生具备归纳能力 ,立体转平面,平面转立体的这种图形转换的归纳能力,这种能力有了,人才具备创造力。 那么这种能力的形成,为什么叫小孩大人要懂得归纳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具体,但是你能够抽象归纳,这是一种能力,叫做平面抽象归纳能力,它非常重要。所以为什么国外那些文艺复兴的大师、工程师、医生、设计师、科学家等,他不是简单的在画几张画的关系,是一个创造力的作用。 (4/6) 另外一方面,当你看多了这真实世界,你的一种情怀就建立起来了,指生命感的情怀。 (5/6) 当你天天能够发现你周边的事这么有趣奥妙的时候,你突然回家的时候你会看你整个家到处都充满美。你也会按你的意愿去调整。 这也是我们说的:当你独立去归纳一个世界周边的事物的时候,你会产生人文情怀的。 (6/6) 当一个小孩他这种精神确立后,他长大才能去热爱一个家,也可以去热爱长江黄河。否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叫你把这些(瓜周围的物体)都画出来,实际上它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它整体的存在,你把它全部梳理好,就帮助你在归纳这个世界。至于它(画得)像不像是主观的。唯独它(瓜)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同样的瓜,也没有第二个同样的画。你要相信这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你只要认真看就什么都出来了。 (7/6) 所以画一张画不是最最重要的,这不是运动会跳水比赛,而是在画这个过程中感受那份精彩。为什么让一个小孩独立去画,不要让别人帮他?因为他在自己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断地归纳会把握到最本质的规律,他就非常明白,而且他相信是自己做的,这种精神也确立了,这种人文情感也出来了。 因为他能归纳的时候就能形成逻辑,他的创造力也出来了。因为他是生命般地在拥抱这个世界,那么无形中他作为人的人文情怀也出来了。 (8/6) 很简单,当你对身边的点点滴滴都会看到美感的时候,你对你的家,对你的小区,对你哪怕是千里之外的长江黄河你都会赋予情怀,否则是不可能的。 (9/6) 所以好多情怀不是靠大道理形成的,而是你在生活中...因为你是一个人,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 7.大自然无处不在的某种美学,有些美学可能是批判的,并不是唯美的,但是都属于人的思考角度无处不在,任何地方。如果一个人说我不知道要画什么,就要让他明白任何地方都值得你去思考的。这个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入画的。 【特别声明:本文均属小编原创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